中国古代建筑的排水都有哪些小妙招呢?

行业资讯

zixun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正文

中国古代建筑的排水都有哪些小妙招呢?

山东茂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3-03-14 1613


中国古代建筑的防水工程一直秉承着“以排为主,以防为辅”、“多道设防,刚柔并济”的理念,古人在设计建筑的排水系统时,都运用了哪些妙招呢?今天小编来聊一聊,下面一起看一下吧。

屋顶排水靠“悬山”

古代建筑的屋顶,多采用高屋脊、大坡度的设计,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°,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°,利用陡坡使水急下,再因惯性冲出檐外。

各种屋顶式样中,最有利于排水的叫做悬山顶。所谓悬山,就是屋顶房檐伸出“山墙”外。悬山顶多用于人的建筑,但在著名的圆明园中,碧桐书院的屋顶也采用了这种设计。

除了结构以外,屋顶的建筑材料也考虑了防雨的需要,这就是瓦的应用。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强,很容易造成渗漏;后来瓦的品质得到提升,吸水率降至3%,与瓷器相当。“改进版”的瓦,辅以金属、琉璃和锡等材料,使中国传统的屋顶成为“防雨能手”。

地面排水靠沟渠

那些从屋顶排出的水流,又将流向哪里呢?

以600年未受积水之苦的故宫为例,故宫的地面上有很多形状像铜钱一样的孔洞,被形象地称为“钱眼”。这些“钱眼”,其实就是排水系统的进水口,从屋顶排出的水流由此进入排水沟渠。

最终,排水渠收集的所有积水将流入“内金水河”,这是紫禁城的内陆河,故宫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.05米,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.28米,地势北高南低。故宫的排水系统,利用中央高、四周低、北部高、南部低的地势,迅速将雨水汇总,排入内河,流出宫外。

沟渠排水是古代大型建筑(群)主要的排水方案,不仅紫禁城,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,也是沟渠遍布。

不过,圆明园作为园林,与紫禁城还有些不同之处。在园林中,“水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。在圆明园,湖泊多而辽阔,使得雨水更容易通过沟渠排入水系,排水效率更好。

地下排水靠涵洞

如果建筑附近没有水系,沟渠引导的积水会流向哪里?

位于中国故宫作为西北发展方向的北海团城已有800多年社会历史,明代重修城墙时,城墙上找不到自己一个出水口,地面上也没有进行任何沟渠。但是不管下多少雨,地面都不会积水,很快就完全渗透了。那么团城是怎么进行排水的呢?

神秘之处隐藏在铺设在 Tuancheng 地面上的绿色砖块中。

其实团城的青砖造型很有讲究,除了供人行走的甬路以外,大部分地方铺设的方砖,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,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缝隙。

这种形状显然有助于排水。这些青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渗透性,雨水通过青砖之间的界面进入地下三角的缝隙。砖缝越向下越开阔,雨水利用自然环境不容易停留在表层,而是可以渗入地下,通过研究地下水管理系统缓冲和渗排出去。

不仅如此,团城的地下还另有一套排水系统。团城的地面上虽然没有沟渠,但是分布着一些井盖,这是团城排雨水的进水口,却不见出水口在何处。这些竖井不是互相孤立的,一条“C”字型的涵洞,将这些竖井串联了起来。

这个涵洞的高度不高,大概只能让人在里面爬行,涵洞外围还铺上了青砖。这样,雨水通过竖井进入涵洞,利用绿砖良好的渗透性能与地下水系统相通,达到了排水的目的。

古人以巧妙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,雨水疏导排放卓有成效,甚至能做到几百年不受积水之害,让人不由感叹先民的智慧。

以上是今天的内容,感谢您的阅读和观看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,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欢迎与我们的工作人员联系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,期待我们今后的合作。



留电免费咨询 [5分钟内回电]